配镜
Comment我是个不戴眼镜的人。从小测视力两只眼睛都没有下过 5.0 这个数字,甚至在高中那段用眼强度极高的时期视力短暂地到达过 5.2。我搜索了一下人的视力会不会上升,出来的结果全都是近视度数上升,看来没什么科学依据,就当是一次测量误差吧。不过这也只能表明我没有近视,事实上我可能是有一点散光的,具体表现为我晚上盯着路灯看的时候,左眼会有左上-右下的眩光,右眼会有右上-左下的眩光。两眼加在一起,就是一个“X”型。我以前一直认为这个是每个人眼睛都正常会有的现象,比如有的影像作品中出现的星星,很多都具有一个十字形状的眩光。但我现在才知道,视力正常的人眼是没有这个东西的。但我也说不好,因为我但凡把眼睛睁大点,视野中的各种眩光就会消退。归根结底,只要控制好眼部肌肉的力,让眼球结构产生一些微小的形变,也是可以“不散光”的。何况我眼睛并没有看东西特别费劲的现象。最后还是没有去验光。
所以当然是去买平光镜啦!高三的时候我也买过一副平光镜,应该是19年春天。一个契机是当时刚刚好到处都在飘梧桐絮,想着买个眼镜多少可以挡一点;另一个契机是后来成为前女友的同学在18年我过生日时送了我一块眼镜布,送完才发现我根本就不戴眼镜。当时我妈也是哄我开心,就去挑了一副。那副眼镜现在看来其实非常不适合我,因为选得实在是太窄了,修饰的效果就像是五官整个往中间聚拢,看起来非常傻。
后来我很久没动过这个心思,直到开始研究穿衣,就顺便觉得自己可能也需要一些配饰来修饰面部。使我关注眼镜这个品类的还得是 Saint Laurent 2024FW 男装系列 这一场。喜欢看帅哥的必看,喜欢西装的必看。当时觉得第一个出场的哥们很神,后来才知道全世界都觉得他长得像圣罗兰本人所以爆火了一波, 刷淘宝刷小红书都经常能看到这位——以及那副标志性的黑框眼镜。
这不是契机就来了:社团有人要换眼镜,有人要买墨镜,刚好能凑一车。不过事实上最后这个活动爆火,凑够了两车人以至于决定坐高铁了。
丹阳这座县级市除了一下高铁就是眼镜城以外,几乎不能给人特别深刻的印象。很难想象它不是刻意这么设计的。刚好我腿脚不特别利索,拄着拐杖出高铁站。搁别的地方,这时候绝对都是各类司机等待接客。这个地方不需要,取而代之的都是各家眼镜店揽客的。
往路口走要跨过一道矮栏,边上的大叔看到我拄着拐,立刻叫住我并指了指稍远处的通道。我寻思懒得绕路,于是把拐一拎,直接自己跨过去了,这可能是我能够制造的最接近“医学奇迹”的场景了,谁看谁沉默那种。不过后来好好解释了腿其实快好了。我当时还在想这大叔应该只是路人,一转头手上就多了张名片,是他负责揽客的一家眼镜店……果然这个地方真的只有眼镜。
一行的四位直奔主题,去了提前咨询过的一家店。陈列柜里展示的各种仿品眼镜还真是挺有意思,等待眼镜制作的过程试戴了很多,可惜忘记拍下来了。
眼镜拿到手,一出门感觉天色非常不对劲,有点飘雨并且发黄。当时还没有往空气质量这方面想。直到眼镜片上雨水微干,留下黄色的土粒,这才想起查看天气,一看是沙尘暴,AQI 500+——顿时觉得呼吸都有点不顺畅,后咽壁开始刺痛。匆匆解决完午饭就返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