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看年轻人为赋新词而说的愁,不免感到有点可笑。我倒不是在说他们的困境并非真实的,而是这种姿态显得不够强大。最近在很多场合,我都下了这样的定论:如果你觉得的内心足够强大,你尽可以随心意去做事;但如果一个人的内心容易受到伤害而不能很快地恢复,那对他来说采取保守的防备姿态也是一件相当正常的事情。

如何让自己相信自己的内心是强大的,我想这只能借助于一种自负,即那种在任何情况下否认自己受到了伤害,自己坚信不疑。(录者语:我现在改变看法了)这可能有很大一部分是天生的,有一小部分是长久以来的习惯。这样的习惯是很难刹得住车的。让人从一种信念而转向另一种看起来简直是蛮不讲理的信念。

这种蛮不讲理,仅仅是因为其不符合社会从一开始就赋予所有人的一种“短路”。可以想到只要解开这一短路。但这需要一个人在其经历中的反复思考,以及一种作“哥白尼式的革命”的勇气。

经验上看来,对于短路的路径作一系列追问将使人沉默。此时不应给予任何答案,不引入新的短路,而叫人获得一个自己选择的机会,深刻地在考虑自身的欲望之后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