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first time
Comment序言:把人从幻象、观念、教条和臆想的存在物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 费尔巴哈:用符合人的本质的思想来代替臆想
- 鲍威尔:批判地对待臆想
- 施蒂纳:从头脑里抛掉臆想,这样当前的现实就会崩溃(意指只要改变人们的思想,就可以撼动社会现实)
以上都是青年黑格尔派的天真的幼稚的空想,是自以为是狼、也被人看成是狼的绵羊(没有引起现实的革命,要严肃地批判)。
Chapter 1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与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青年黑格尔派为代表的德国哲学,颠倒意识与存在、思想与现实的关系,以纯思想批判反对现存制度的实际斗争。
这是一种“在可敬的德国市民中唤起怡然自得的民族感情的哲学叫卖”。
站在德国以外的立场上来考察并表明黑格尔派的运动的狭隘性、地域局限性。
肯定了1842-1845年的思想发展为“绝对精神的瓦解过程”
整个德国哲学,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的批判,都局限于对于宗教观念的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同老年黑格尔派的共同信念: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一派认为这种统治是篡夺而加以反对,另一派认为这种统治是合法的而加以赞扬(qb,必要之恶)。
青年黑格尔派认为,观念、思想、概念,是某种独立东西意识的一切产物,是人们的真正枷锁。老年黑格尔派认为它们是人类社会的真正镣铐。那么只要同意识里的这些幻想作斗争就行了。
只为反对“词句”而斗争。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人表现生命的一定方式——生活方式——生产什么,怎样生产。
生产随着人口的增长开始,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而交往的形式是由生产决定的。
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交往发展程度。新的生产力,只要不是单纯量的发展,都会引起分工的发展。
一个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
分工的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同事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
所有制,就是个人在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的相互关系。
分析了发展中的三种所有制形式:1、部落所有制-氏族,2、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部落形成城市,3、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城市及乡村。
等级划分在乡村(中世纪)是王公-贵族-僧侣-农民,在城市(古代)是师傅-帮工-学徒-平民短工。
由此可见,事情是这样的: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或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和政治关系。
现实的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
接下来——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
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