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半学期的哲学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在高中三年大学四年的忽视下,我与科班出身的同学相比缺少的不是对哲学体系的把握能力,而是对理论的系统化表述能力。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我不会说话”。如果把哲学体系比作概念能指编织而成的一张网络,我的“网络拓扑”与那些成日泡在文本中的同学相差并不大。康德艰深晦涩,但过了最初的一关,剩下的困难几乎都在于长难句。如果把句读直接作为文本,往往会在邓老师不厌其烦的复读中,忘掉了康德论证的结构(Sorry,邓老师,您的句读还是有很大帮助的)。总之,我想说康德的体系并不困难。但自己系统化地表述又是另一个问题。在这上半学期哲学史的pre中,有太多好的例子,例如今天上午刚讲了笛卡尔的第四组反驳与答辩,我还能想起他是在讲“意志”在笛卡尔那里,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在我看来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一个失败的论述到最后往往连最初的观点都丢掉了。

我本打算速通纯粹理性批判,但越是读下去,以及越是尝试萨特、黑格尔,就越是感到它作为一个入门的系统性论述文本,是不可速通的。尤其在于后来者的概念往往是前者概念的延伸、歪曲、颠倒,有意无意地指涉。另外,如果没有翻过纯批里的每一座山,日后对于现象学的把握也成问题。况且理论来得稍微迟一点并不影响实践,因此这里决定多耗费些时日。

Tilnel

抽掉理性能力的一切对象,除了理性其自身及其形式以外,不与任何别的东西打交道。是为纯粹理性。

数学和逻辑学是完全纯粹的;而物理学仍然需要经验的知识作为基础。

通常,认为一切知识都必须依照其对象。然而理性究其本性不断由果溯因(我们都会追求所谓究极真理),需要自在事物本身中有一个无条件者,作为一切原因的源头,这是一定会超出经验所认知的。如果认为一切知识都要依照其对象,我们就无法无矛盾地设想一个无条件者。而只要在此作一个颠倒,即对象是依照知识的:我们关于对象的知识是自在之物在人的表象能力下作为现象,而绝非作为自在之物本身被人所认识到的。矛盾就没有了。

关于“物”,我们“先天地”认识到的只是由我们自己放到它里面去的。理性之所以能认识物,必在于其先天地有认识物的能力,这就是一种“先天知识”,是一切后天的判断中都必然包含的“先天成分。

为什么要对纯粹理性做如此批判?因人思维的本性是无限追溯事物后的原因,以至引出了三个重要问题:上帝是否存在、灵魂是否不朽、意志是否自由。在形而上学的发展中诞生了唯理论与经验论两派。只依赖理性而不顾经验导向独断论,而只依赖经验却不相信理性导向怀疑论。批判就是为了探究理性在认识的与实践的方面,其能力与界限,进而调和两种观点之间的矛盾,建立未来形而上学的大厦,一种“先验的唯心论”体系。

“理性能力本身,独立于经验有可能追求到什么样的知识?”这与一般形而上学的可能性或不可能性密切相关。

几组概念与命题

I. 纯粹知识与经验性知识

纯粹的,在康德这里几乎与“先天的”同义。即不掺杂任何经验性的。譬如 1+2=3,一切结果必有其原因。当然“结果”与“原因”的概念似乎依然从经验中来,此处按下不表。经验性知识,如今天下雨了。

II. 先天知识的必然性与普遍性

必然性,那就是除此之外别无他种可能;普遍性,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正如一切数学知识。

III. 需要规定先天知识的可能性、原则与范围

上述的人的思维本性所产生的三大课题,是完全离开经验,仅能凭借理性去思维的。但这就导致不经检验地运用理性,因为有不受限制地扩张知识的诱惑。

IV. 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

分析判断,即我们从语词的概念中即可分析出的命题。如“床是用来休息的”,这一属性能够从物的定义中分析出来。而综合判断,则是将并无关联的概念综合在一起。比如两点之间直线段最短这一命题,“直线段”是质的规定,而“最短”是量的规定。并没有从一个概念中能分析出另一个概念的可能,却连结起来而为人们深信不疑。

我们在构建知识大厦的时候,有大量的分析工作让我们迷失:分明只是分析的判断,却由于其形式上的变换,被认为是新的洞见,人很容易接受这一假象。

经验判断全都是综合的。“一切物体有重量”作为经验判断,其中包含的【经验】是[“有重量”这一谓词与“物体”这一概念有可能综合的基础]。“经验”本身是诸直观的一个综合的结合。

V. 理性的一切理论科学都包含先天综合判断的原则

数学;物理学:质量守恒;形而上学:世界必有一最初开端。

纯粹理性的总课题是:先天综合判断何以成为可能

或:人的认识能力何以成为可能

先验感性论

“一种知识不论以何种方式和通过什么手段与对象发生关系,它借以和对象发生直接关系、并且一切思维作为手段以之为目的的,还是直观”。

这是说,知识与对象发生直接关系的中介、通道、手段,是“直观”;思维一个对象的“手段”是“直观”。比如我要思维一个三角形,必要在心中先生成一个“空间中的三角形”的直观。

直观只在对象被给予我们时才发生,只会是因为对象以某种方式刺激内心。通过被对象刺激而获得表象的能力叫做“感性”。在这里可以先把它想象成人的感官能力。

借助感性,对象被给予我们;且感性给我们提供出直观。直观通过“知性”被思维,产生出概念。

举个例子。路上的远处有一个人形排列的、发出600-700nm波长的电磁波的点阵映入我的眼里,我看到了一个牌子上亮着一个红色的小人,进而知道现在是红灯。我的通俗理解是,感性从乱七八糟的物理现象:各种波长的电磁波、机械波、分子热运动中,归结出各种颜色、音调、冷暖的“感觉质料”,到这里称之为“杂多”;然后再将这些属性归到实体中,向我们呈现出最后的那一个完整的“对象”。

当我们被一个对象所刺激时,它在表象能力(感性)上产生的结果就是感觉;经过感觉与对象相关的直观就叫做经验性的直观(因此还有非经验性的,即“先天的”直观)。一个经验性的直观的(未被规定的)对象就叫做“现象”。

这里未被规定的可理解为“未被知性所思维的”。如果一个现象被知性所思维,那它就成为“概念”。这也仅仅是“概念”上的区分。

故,“现象”中,与“感觉”相关的东西,颜色、温度、气味,称为现象的质料;而在现象中,使得这些杂多得以整理的东西,称为现象的形式。现象的形式既然不是感觉,即是非经验性的,是先天的,是在排除一切经验以外的内心可以找到的,离开一切感觉仍有的。

康德在这里做了如下的思想实验:将我们对“物体”这一概念的认知不断地减少。首先抽出那些属于知性的东西,如实体性、力、可分性;再抽出属于感性的东西:颜色、温度…我们能够发现,抽出了这些属性之后,我们尚且还能够设想这样的物体——除了广延和形状:我们不能设想一个物体不占据一定的空间。

作为先天知识的原则,有两种感性直观的纯形式,即先天直观形式,空间和时间。

未完待续…